湖北:打贏義務教育均衡攻堅戰
“我叫吳嘉豪,是從武漢轉回旺午小學的,老師對我可好了,在老家上學我很開心……”吳嘉豪興奮地說。類似這樣的變化,正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146個教學點上演,這個學期,全區有近千名“小候鳥”返回村裏教學點就讀。
近年來,隨著湖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系列措施的出台,襄州所有農村教學點實現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家鄉有了省城同樣的硬件設施條件,學生們便不再舍近求遠,紛紛返鄉就讀。
2011年,湖北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次年,開始啓動督導評估。截至目前,全省112個縣(市、區)全部通過省級評估,其中102個通過國家督導認定。
7年來,湖北省大力推進教師隊伍專業化、教育資源信息化、體系化督查、集團化發展等改革,走出了一條湖北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
新機制爲鄉村學校“造血”
這幾年,40多歲的湖北省廣水市蔡河鎮中心中學校長汪國的臉上笑容越來越多。
與許多農村學校一樣,蔡河鎮中心中學曾一度面臨生源減少、師資老化的問題,這讓汪國整天發愁。
2012年3月,湖北省決定在全省啓動一項改革:省級統籌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隊伍補充新機制。按照省政府文件,“新機制”實行“全省統招統派、經費省級負擔、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農村學校使用”的方式。
“在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下,如果沒有‘新機制’,我一直以來試圖引進一名本科英語專業教師的夢想,恐怕很難實現!”汪國動容地說,他所在的蔡河鎮中心中學,之前十幾年從未引進過一名新教師。學校54名教師中,50歲以上的有30人,平均年齡超過45歲。
畢業于華中師範大學英語系的王曼,是該中學曆史上首名英語本科教師。以“資教生”身份在該校任教一年後,王曼通過全省“新機制”教師公招,成爲學校最年輕的在編英語教師。“新機制”實施短短兩年,學校共補充了4名英語、計算機等學科教師。
“‘新機制’就像一場及時雨,既破解了農村學校教師隊伍年齡老化和結構性矛盾突出等老大難問題,也爲長期‘缺血’的農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湖北省教育廳廳長、省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陶宏說。
近6年來,按照“總量平衡、退一補一”的原則,湖北省已招錄了3.1萬余名農村教師,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學科結構得到了顯著改善。
“爲讓鄉村教師留得住,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省裏還率先建立鄉村教師獎扶機制,統籌資金15億多元,建成農村教師周轉房3.3萬余套。”湖北省教育廳教師管理處處長童靜菊說。
信息化讓學生漫步“雲端”
“每個星期爲了給孩子們上一節課,得先走半個小時山路,然後再坐半個小時船,一來一回,光在路上就得好幾個小時。”鹹甯市黃沙鋪鎮梅田聯校教師朱鳳雲,回憶起自己幾年前去村小教學點上課的情形。
在湖北,“星罗棋布”的教学点遍布广大山区。在互联网的平台上,教学点的学生同城里孩子一起,享受着专递課堂或同步課堂的乐趣。
“教學點聯上了網,優質教育資源就可以‘一步直達’。”爲了集中優質師資,崇陽縣在全縣選擇8名優秀音樂、英語教師集中授課,借助互聯網傳遞至22個教學點,這些教學點總共有780余名學生。“8名教師解決了近800名學生的師資需求。”崇陽縣電教館館長揭子兵不無感慨,“如果真要配齊師資,恐怕得新進100多名教師。”
“信息化”为湖北教育加速发展插上了翅膀。地处湖北西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探索出了线上互动同步課堂教学的“恩施三式”——同体式、支教式、协作式同步教学,将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通过网络同时备课、同时上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破解教学点开不了课、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难题,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资源。
几年来,湖北安排专项经费近18.7亿元,用于改善农村边远地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约30亿元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中小學互联网接入率为93%,多媒体教室占90%,新型管理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
體系化督查推動政策“落地”
“定責到人、定期到日,周統計、月通報,統一協調、現場督查、現場落實。”爲了讓學生們能在明亮整潔的校園裏安心學習,湖北省當陽市教育局在學校項目建設中實行“挂圖作戰”。今年24個項目大部分在暑期竣工後,在當陽城鄉,學校的建築已成爲當地的地標。
以上是湖北省大力推行體系化督查機制的一個剪影,對于其中的重點問題,該省還推行“回頭看”、現場督辦等舉措,推動義務教育均衡政策真正“落地”。
“以前有些班主任教師工作方法簡單,德育缺乏有效性,存在職業倦怠感。有一次學校征集德育論文,少數班主任以工作繁忙爲理由拒絕動筆。”武漢市江岸區六中位育中學的王老師說。
江岸區責任督學梅啓華了解到這一問題後,提出了解決途徑和策略:從學校管理的層面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認識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義,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並指導班主任老師開展德育論文寫作。此舉促進了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受到了教師們的熱烈歡迎。
除了現場督辦,湖北省還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2013年以來,省政府對沙市區、監利縣、黃州區等20多個縣(市、區)政府負責同志先後進行了約談。效果“立竿見影”,各地教育改革發展迎來了新局面。
![]() |
[中國教育在線湖北分站] |
扫一扫 关注 |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國教育在線”,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